秋冬的英倫湯品
Britain’s Soup Making Tradition For the Autumn & Winter
在寒涼的秋冬時節,溫熱豐盛的湯品往往是最討喜的餐食之一。自古至今,湯品不僅是忙碌的人們用來搭配麵包或米飯的簡便主餐,也可以是考究餐宴中的開胃小品(又稱「頭抬」)。
在世上眾多國家飲食文化裡,都有著這樣既可當開胃頭抬或自成一道主菜的湯品,例如:中國的砂鍋和老鴨湯、日本的豚汁、韓國的蔘雞湯、辣味魚湯以及辣味牛肉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羅宋湯 (borscht)、法國的馬賽海鮮湯 (bouillabaisse),還有瑞典常在星期四享用的黃碗豆鹹豬肉湯 (ärtsoppa)、芬蘭的鮭魚奶油湯 (lohikeitto) ……等多的不勝枚舉。
農漁牧物產豐富的英國,也因其高緯度,秋冬天候寒涼,飲食文化中有相當多款美味的傳統湯品。雖然從前僅是忙碌莊稼人的簡便主餐,但自從維多利亞時期以來,英國逐漸發展出當今較完整與正式的「三道式 (湯品、主菜、甜點) 」用餐習慣,因此這些湯品就名正言順地當上為餐敘開幕的第一棒。
較廣為人知的英式湯品有經典的鄉村蔬菜湯 (country vegetable soup)、豌豆培根湯 (split pea & bacon soup)、青豆薄荷湯 (green pea & mint soup)、韭蔥馬鈴薯湯 (leek & potato soup);也有源自北方蘇格蘭的蘇格蘭羊肉湯 (Scotch broth,在嚴寒的冬日備受歡迎)、燻魚馬鈴薯湯 (cullen skink) 和韭蔥雞湯 (cock-a-leekie,從前蘇格蘭人常用年邁的家禽烹製,與中國的「老鴨湯」或「老母雞燉湯」原理相近)……等。其中,還有一道帶有印度血統、伴隨著維多利亞時期駐印英軍及家屬一起返回英國的新秀「咖哩肉湯 (Mulligatawny soup)」。
據聞,”Mulligatawny” 這個名字起源於印度塔米爾語的 “miḷagāy (意為「胡椒」)” 及 “tanni (意為「水」)” 這兩個語彙的組成。這道湯品結合了英式料理的甜味和印度香辛料的溫暖,作法也非常簡單,只需在製作根莖類蔬菜燉肉湯 (亦有不加肉類的素食版) 時加入少許米或扁豆 (以增加濃稠度及飽足感)、甘甜補血的葡萄乾及濃郁芬芳的咖哩粉一起燜煮即成。天氣轉涼時,不妨就用節能減碳且安全免看顧的膳魔師燜燒鍋,製作這道優雅味美、已晉身英國人氣國民湯品排行榜之一的英式咖哩肉湯,喝一口就使全身心備感舒暢、溫暖,與親愛的家人共享。
THERMOS®膳魔師台灣區總代理
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林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