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快來註冊即可獲得50點購物金+不定期獨家優惠抽獎!

keyboard_arrow_upTOP
使用鍋具

THERMOS 膳魔師燜燒提鍋
_TCRA系列(躺平鍋)粉色
(TCRA-3000-P)

  • 4
  • 60
(山之味)奇拿富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自然養生與健康美味兼具,取之於山鮮的原住民美食正是你品嚐自然原味的好方法,「奇拿富」也很適合夏日外出旅遊食用。

準備材料

    • 生豬肉:半斤(切條狀)
    • 假酸漿葉:適量
    • 小米或糯米:2杯
    • 月桃葉:適量
    • 乾香菇:5~7朵(切絲)
    • 油蔥酥:150公克

調味料

    • 五香粉:適量
    • 糖:少許
    • 胡椒鹽:適量
    • 鹽:少許
    • 醬油:2匙

作法

  • 1
    小米或糯米洗淨後以冷水浸泡30分鐘。
  • 2
    冷鍋入油,放入香菇、油蔥酥、豬肉條及作法1的小米(或糯米)炒香,配料約七分熟後取出備用。
  • 3
    將作法2的配料包入假酸漿葉內,外面再以月桃葉整個包起並以麻繩綁緊,即成奇拿富。
  • 4
    燜燒鍋內鍋盛水煮沸,水滾後放入作法3的奇拿富,再次沸騰後轉小火續煮5分鐘。
  • 5
    關火,將燜燒鍋內鍋移入外鍋,靜置燜燒1小時,即可取出盛盤。
  • 小秘訣
  • 1.因假酸漿葉與月桃葉不易在市場取得,假酸漿葉可以川七替代,月桃葉可用粽葉代換。
  • 2.月桃葉需先清洗再用熱水燙過;假酸漿洗淨即可,不需燙過,避免葉片軟爛。
  • 3.假酸漿葉(或川七)能防止脹氣,食用時不需挑出,可一併食用。
  • 4.可依個人喜好,適量加入喜歡的食材。
  • 註記
  • 料理示範影片請看這裡

燜燒鍋的舌尖旅行筆記

奈亞厚 (阿美族語「你好」)!豐年祭!
Ngágayho! Harvest Festivals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台灣是地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邊緣的美麗島嶼,經年累月受到板塊衝撞擠壓而突起、生成,自然含蘊出多樣的地形面貌與多元物種,成為文化與族群的匯流交會地帶。這裡居住著多元族群,其中原住民約有53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16族,各族擁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和社會結構。每年的夏季為小米收成時期,原住民族為了歡慶豐收、祭祀神靈祖先,從7月初由台東開始,依序往北到8月底最北端的花蓮,各部落一個接著一個的舉行豐年祭典,傳承部落薪火。

 

        多數人對原住民的印象是很會唱歌、體能好、很會釀米酒……,其實他們也擅長做料理;日據時代,族裡的男人常需要外出打獵或保護家園,一出門就是好幾天,族裡的婦女們就會製作外型很像肉粽的「奇拿富」讓外出的族人攜帶食用。常見的主食有小米、糯米、玉米、芋頭、甘藷;副食多以豬肉為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各類水陸葷素的天然物產,都可以是「奇拿富」上好的主料。

 

        「奇拿富」以往只有豐年祭典及節慶、貴族婚禮、小孩出生命名、消災祈福、遠行或從軍之類的特殊場合才能嚐到,現已變成招待賓客的食物,也是最受歡迎的原住民美食之一。「奇拿富」在各個族群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卑南族稱「銀那費 In Na-Fe」,阿美族稱;「法鄂斯 -Fa -us」, 排灣族就稱「奇拿富」。它最特別的是所包覆的葉子,有假酸漿葉及月桃葉這兩種,尤其是假酸漿葉,原住民採集其嫩葉汆燙去除異味後包裹在食材裡,具有幫助消化的功能;外層則用芒草葉、甘蔗葉、牧草葉、蘆葦葉或是月桃葉包裹,並以麻線、棉線、尼龍繩或曬乾的月桃細柄綑綁固定。

 

        無獨有偶,幾個東南亞國家也有跟我們的飯糰和粽子相似度很高的小吃。舉例來說:菲律賓的「酥曼 (Suman)」,是將用椰奶和鹽調味的生糯米,裝進以棕櫚葉捲成的圓筒綁好,在薑片水裡滾煮1.5小時即成,是菲律賓人每逢聖誕節與過年期間餐桌上沾糖粉或甜味醬汁享用的應景美食。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則有歡慶伊斯蘭開齋節常見的三角小粽子 “Ketupat” (當地華人常稱「馬來粽」),沒包餡,微鹹,帶點椰漿的甜香,或包葉 (椰子、檳榔或棕櫚) 的清香。來上一粒,再一杯「美祿」可可熱飲,就是一頓美味簡便的早餐或下午茶了……。由此看得出些許亞太地區多元民族文化之間的密切關連與共通之處,也算是一個有趣的小知識。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自然養生與健康美味兼具,取之於山鮮的原住民美食正是你品嚐自然原味的好方法,「奇拿富」也很適合夏日外出旅遊食用,不管是要去海邊、露營、爬山、野餐都可以使用節能減碳免看顧的燜燒鍋製作這道料理,吃到山鮮野味的同時也能吃到傳統原味,體現豐年祭魅力元氣就從原味料理開始!Ngágayho!

 

THERMOS® 膳魔師台灣區總代理
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林欣蓓